冬季天氣寒冷,大多數人都喜歡待在家中,窩在棉被裡取暖,不過古代沒有棉花,古人又是如何度過寒冬的呢?大陸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東方指出,棉花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,宋末元初才大量普及,沒有棉被的時代,古人通常會用棉絮、蘆花、柳絮,甚至是紙張做成被子來蓋。
齊東方在央視節目《中國國寶大會》介紹,棉花的原產地在古印度,而中原最早發現棉製品在漢代,不過根據史料記載,棉花是從南北朝時期傳入,南朝梁朝史《梁書・西北諸戎傳》中記載,「草實如繭,繭中絲如細繡,名為白疊,國人多取織以為布。」其中的「白疊」指的就是棉花,當時大多都在邊疆種植,但數量十分稀少,那麼在此之前,古人都是怎麼禦寒的呢?
齊東方指出,南宋詩人陸游曾在某年寒冬作詩《謝朱元晦寄紙被》,「紙被圍身度雪天,白於狐腋軟如綿。放翁用處君知否?絕勝蒲團夜坐禪。」感謝好友朱熹送來的「紙被」,他蓋過之後覺得十分舒適,直呼紙被「比狐毛還要白,比絲棉還要軟」。
雖然在現代人的眼裡看起來很奇怪,紙被怎麼能禦寒?不過齊東方表示,棉花雖然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原,但直到宋末元初時期才開始大量普及,在此之前,古人大多是拿木棉樹的棉絮、蘆花、柳絮等材料製成被子,還會使用「剡(ㄕㄢˋ)紙」,也就是以古藤製成的紙張。